注册 登录
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返回首页

佳雯Gabby的个人空间 https://www.xinlingchuangfu.org/?24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何家会伤人 01期第二章 2015.6.8

热度 1已有 429 次阅读2016-6-15 22:32 |个人分类:悦读知行

#第二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本章,主要是在讲一种家庭关系的传承与延续。

自出生到长大,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初而为人的首次重要亲密关系,它也成为了我们日后关系模式的“样板”。


长大成人后,我们与伴侣的相识相知相守,很多时候就是在重复童年与父母关系的这种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还面对与父母关系的一种分离,分离,预示着真正的“成年”。

童年幸福,爱槽充盈,与父母健康分离,都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进入人生第二段重要亲密关系。


直至为人父母,我们又是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源头。与孩子的童年亲密关系,到其他长大后与其分离,家庭以夫妻关系为重,更好地为孩子营造亲密关系最终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待暮年,携伴侣之手,与之偕老,一生亲密关系,画上圆满句点。


因此说,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人生的修行。而我们的生命,也在不同关系的建立、修复与延续中完满。



#读书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寻找完美父亲,重复父母模式。依赖伴侣来修复童年创伤,将以往情绪投射在亲密关系中。

(2)执着于自我坐标体系,习惯于揣测评价和给别人出主意,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实”,却忽视了沟通与聆听对方感受。

(3)与父母更好地分离,结束生命首段亲密关系。更好地与伴侣携手走入下一段亲密关系,并在孩子到来的第三段亲密关系中,仍然坚守,夫妻关系永远是家庭的核心。


2.与现实的联系

(1)想到自己忍不住想要依赖男盆友,像女儿对父亲一样要求他。潜意识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两人关系中,对他是一种苛求。

(2)有自己固执的坐标体系,总想改变、指点他,有一种不信任在里面。忽视了自己和他的感受,太多时候都活在头脑与理性中,在一起还要讨论学习啊人生哲理啊,少了很多放松和随性。

(3)累的时候会冒出“缩回家里”的念头。成长好累,自己打拼事业,还要学习和一个人经营亲密关系,还要对未来的孩子负责…啊,干脆回家陪爸妈过一辈子好了,爸妈也那么需要我,这样轻松无忧过一辈子不也挺好?实则是没有和父母很好的分离,想要依赖,逃避现实。


3.行动和改变

(1)结合《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认真经营亲密关系。尊重男人沉默独处的“洞穴”时光,停止改造男人,爱他如是。

作为一个成年人恋爱,不再像任性的小女孩一样,渴望恋人像父亲一样无私照顾自己。

(2)认识到与父母分离是必然,是更好地成长。关心、交流是必备的,同时在心里构筑内心空间,不去依赖父母、伴侣和闺蜜,明白这一生,没有人有义务陪你一直走下去,滋养充实自我,爱好自己,然后有能力照顾身边的人。



附读书笔记:包括高度概括,杂想慨叹及部分摘录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做修正童年错误的一种治疗。我们心中都藏着理想父母的样子,它成为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所以说,恋爱关系大多是内在自我的一种投射。

恋爱不是依赖,是两个独立的人,相互尊重理解陪伴,亲密相处。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复制童年的幸福,或是痛苦。但又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我们按照理想父母,而非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理想父母的特点是,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凡事把我们放在第一位。恋爱一开始,我们会积极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双方都获得足够的无条件的爱,然后一起变成孩子,退回到童年,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重复童年的错误

岳东喜欢阿静的贤惠无私,是在渴求小时候未能满足的母爱。相处之后的挑剔,是对母亲行为的不满,借以挑剔与抱怨来要“理想妈妈”来还债,因为“现实妈妈”欠他太多。

恋爱到深处,我们会变成孩子。我们期待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治愈我们。一开始,恋人很在乎我们,会主动去满足我们,扮演好我们理想父母的角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也符合,我们就会变成孩子。


修正童年的错误

意识到你对男友的行为是在重复童年的模式,及时跳出来。

男盆友不是你爸爸,也不是你妈妈,他是一个全新的亲人,你不需要用对待爸爸妈妈的方式来对待他。

恋爱初期,彼此都是对方的“理想父母”,我们都给予彼此无条件的爱,也享受对方无条件的回馈。

待蜜月期过后,“理想父母”变成“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会转嫁到恋人头上。转嫁的过程,我们就是一个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理。

且此时,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而此时,也正是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期。要想超越这个艰难期,一方面,洞察到自己的情绪不是由现在的恋人而是由过去所造成。另一方面,爱他如是,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要知道,若爱带着条件和目的,那不是真爱。


我的理想父亲:高大伟岸,有能力,有担当,同时照顾妻女,关注重视她们,把她们放在心上。

小时候的父亲有些严厉,不太表扬肯定我。我还是照着父亲酷酷拽拽的原型找了同样高冷的男盆友。在恋爱一开始,他体贴照顾,对我好,满足了我对“理想父亲”的期许:严父,同时也亲近、疼爱、肯定我。

蜜月期一过,他回归自己的生活,投身学术与工作,关心我的时间慢慢减少,而我小时候被忽视的所带来的那种不安全感,也在亲密关系重演的过程中,与日俱增。

在我们俩相处时,我也在延续父母的模式:妈妈照顾爸爸,很多时候压抑牺牲自我,来成全家庭。

同样,我在恋爱中也无意识地更多在扮演大姐姐和妈妈的角色,尽心照顾男友,对于不满,不会表达感受。同时心里认为我对你都这么好了,你要对我更好不辜负我才是。但男友的人格较为独立完善,他并不需要我如此的无私与卑微。

因为太懂事体贴,太女汉纸,渐渐他就没有把我看得很重,经常忙自己的事情,然后我也不表达不满,一直憋着,周期性冷战来博得关注,定期要小闹一下,提醒他在意我关注我。而每次他道歉,事后弥补,我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种也是对母亲长期压抑自我感受,然后定期和父亲“发作”的模式的一种复制。


我们对恋人都有一份期待,也许我们互相符合彼此的期待,但这种符合也只是一种运气。

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

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你“理想父母”替身,或是你想象中编造出的一个“理想的人”。

因此,不要将恋人当做爱的工具。


恋爱,是与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因为是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复制,所以,恋人分手带来的痛,不亚于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分离。

我们都渴望稳定的关系,小时候渴望父母时时刻刻守在我们身边,长大了渴望恋人时刻守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爸妈哺育我们分离,我们就不能成长。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同样不能继续成长。

两个人总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健康状态。

建立一个好的关系非常不易,因为你永远无法完全左右另一个人。

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父母,恋人,孩子,都是另外的人。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不是在前世,而是在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恋爱中,男人女人都变成了小孩子。

童年幸福,爸爸妈妈足够爱我们,我们就会照着父母的原型去找恋人,恋人关系也比较圆满;童年不幸,父母没有给到足够的安全感,我们还是容易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只是情形更加复杂,且两人的亲密关系也将会变成一场灾难。


常见的两种“缘分”

男人风流成性(内心潜藏着对女性的不安全感,源于小时候母爱的缺失),终于找到一席温柔乡,可婚后性情大变,打骂挑剔无所不用其极。只因他的爱是孩子对妈妈的期望,是要求远多于给予的爱,妈妈没有给他的,他希望从“理想母亲”的身上获得。恋人与母亲的相似让他在婚前百分百地将她认同为妈妈,而婚后,他将对妈妈的恨宣泄到了恋人的身上。 


女人温柔贤惠,但过于乖巧懂事(内心潜藏着对权力与控制的排斥,源于小时候的不受认可),找到一个同父亲一样高大伟岸的另一半,放低自我,成全家庭,只为努力去赢得他的爱。亦或是倾其一生想要改变控制这个男人,只因为小时候目睹了太多爸爸的强势与妈妈的无力,那时候她没有能力支持帮助妈妈来抵抗爸爸,长大后潜意识里找了爸爸的原型,来重复童年的故事,期待在这一次,自己是胜者。

两种“缘分”,都是渴望纠正童年的错误。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

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如其所是,就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

但是,很多人习惯上认为,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他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

常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坐标体系错误:

一、揣测

我们常常只知道配偶会“说什么”,但却根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时的感受。很多时候,配偶的情绪再明确不过了,但我们仍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他的意思。 


二、评价

在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是唯一的主体,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标体系上,是我们的分析对象。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一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

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三、出主意

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


你真的用心理解伴侣了吗?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相信对方的感受。事实你不去看,却去外面寻找原因,而答案其实已摆在她面前,伴侣已向你表达了最真切的感受。

这种发自肺腑的声音都不能让我们重视起来,是因为自己太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认为事实比感受更真实。如果找不到事实,我们就去揣测出一个事实。 

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都是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自己是唯一的主体,对方是客体。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人喜欢这种评价。 (暗含“我高你低”“我对你错”,所以你要听我的)

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真的是这样,学习父母的教育模式,以为这是对别人好的方式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

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


不要听太多别人口中的“事实”,遇到流言蜚语,第一时间与亲密关系沟通,听听他的感受与事实。这也体现了一份信任。

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他的感受。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

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不要把工作中那一套带回家,否则,家也变成了冷冰冰的办公室。


他们的问题都是不懂得将家和工作分开,不懂得怎么在家里做到珍惜。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将家庭和工作分开对待,在家里奉行珍惜规则,在工作中奉行权力规则,这是解开生命中两大主题的两把钥匙。


男人更容易将权力规则带回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在单位里总是被控制、受人气的人,自己又特别在乎权力,那么,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气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显示出更极端的控制欲望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

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

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

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

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与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

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

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

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夫妻关系是家中的 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5-9 23:43 , Processed in 0.1179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