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返回首页

佳雯Gabby的个人空间 https://www.xinlingchuangfu.org/?24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何家会伤人 04期

热度 1已有 594 次阅读2016-6-29 22:24 |个人分类:悦读知行| 主题, 印象, 永恒

#第三章 分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第三部分


1.印象深刻的部分

# 所谓的“精神分裂” #

“你不应该是这样,你应该是相反的样子”

——最真实的感受被周围人扭曲,最真实的感受被内心压抑,时间久了,就容易精神分裂了。


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不管和谁说,谁都没有站在你这边,都说权力者是对的,仿佛压制、虐待的行为都是“正当”的,直觉明明是自己受到了迫害,但却受到了爱的绑架

——让谁谁都分裂。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先“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你以为你在让他看到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继续将他朝分裂的方向推。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对待亲近的人亦如此,看到他们的难过、痛苦和愤怒,不评判,就去关注到,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宽慰。


“ 痛苦的童年是病根 ”

神经官能症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疗的开端……它是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目的是唤醒我们展开自我探讨和改变。


要知道,神经症的症状只是表象,问题的核心在于患者的一些创伤体验,产生于幼年发生的一些创伤事件。


对于严重缺乏人格力量的小孩子来说,这些创伤是“不能承受之重”,如果直面它会遭遇心理死亡或实质死亡。所以,幼小的孩子会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扭曲创伤事件的真相,将其变得可以被自己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讲,神经症是一种保护力量,可保护幼小的孩子渡过可怕的童年灾难。

同时,当时的创伤体验就会成为一个“脓包”,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藏”起来。等当事人长大后,再一次遭遇到和童年类似的创伤事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藏”在潜意识中的“脓包”就会被触动,并最终表现出相对应的神经症。

——喂,你长大了,有力量了,别逃了,现在是正视童年那个不能承受之痛的时候了!


作为神经症的一种,焦虑症病人所焦虑内容是缺乏现实意义的。
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焦虑是好的,因为这种焦虑是一种力量,会推动我们去改变自己的处境。

压抑愤怒,继而转化为焦虑,这种焦虑,是对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的焦虑。


哀悼过去,而非倾倒愤怒。一味地宣泄愤怒并没有起到疗愈过去压抑自我情绪的效果,反而会对现在的亲密关系造成困扰。最好的方法是,承认自己童年的不幸,接受这个事实,和这个悲剧,say goodbye~


一旦神经症被治愈好,你会明白,这个给予你巨大痛苦的神经症也塑造了你的优点。


# 太听话,太失落 #

抑郁源自于丧失——心理世界任何一部分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被老板辞退、失恋、离婚、因意外而残疾和重要的亲人去世都是严重的心理内容的丧失。遭遇到这些严重心理丧失的人,必然会产生抑郁情绪,善于处理的人,通过向别人倾诉、宣泄、自我调整等方式,将这些抑郁情绪化解出去了;不善于处理的人,将抑郁闷在心里,闷得多了,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改变也会带来抑郁

改变意味着辞旧迎新,旧的心理内容被我们放弃了,新的心理内容诞生。不管新的内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积极情绪,丢失的那部分旧的心理内容仍然会让我们抑郁。


正是因为这一点,正常人在分手、离婚并建立新的亲密关系时,主动的分手者和被动的分手者一样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抑郁情绪,无论新的关系、新的生活多么美好,这种抑郁都不会消失。


消失不会发生,发生的是平衡和抵消。

也就是说,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理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的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整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

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郁情绪远远多于好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陷入较严重的抑郁状态。


青春期必然叛逆 #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但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中,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我们的文化,喜欢好孩子,”胡慎之说,“经典的好孩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独立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他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于是就缺乏动力。他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家长交给他的任务,但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这也是抑郁的一种体现。”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来,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越叛逆,越独立;越听话,越依赖。


以正常的速度走完这个叛逆期之后,在18岁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他们开始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也意味着他们终于基本成为一个成年人了。


有了这个“自我”,他们就会有较强烈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能有很强的动机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标。


然而,那些过于好的“好孩子”,他们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强,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
这会造成两个恶果:


一、叛逆期推迟

二、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们,他们也要经常督促自己,才能继续努力下去。但是,他们仿佛对努力来的结果,譬如好成绩等奖赏没有什么热情。


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语言层面的交流即思维层面、也即头脑层面的交流。身、心与脑三者中,头脑层面的交流最靠不住。
执着于头脑层面的链接,其结果是,你要符合我头脑的想象,你要和我语言要求你的一模一样。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问题而焦虑,却没有去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孩子只是想被理解,一味地“父母老师都是为你好”地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就只能靠叛逆来求得理解。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2.与现实的联系


我的叛逆期也是推迟了,大一下学期,坚持己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也付出了相应代价;

今年有所觉悟,经历很多,感悟很多,慢慢蜕变成一个大人的模样。

虽然也是很听话基本没有叛逆期的乖孩子,但却一直不乏生命力,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小梦想,坚持想要自己去闯荡。


3.行动

先从看到家人、恋人、朋友的感受开始,看到,不评判,不提建议,只去倾听。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5-9 11:18 , Processed in 0.0401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