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返回首页

泡菜的个人空间 https://www.xinlingchuangfu.org/?10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非暴力沟通》-读书三问

热度 2已有 753 次阅读2015-8-11 21:50 | 暴力, 印象

对裁判说NO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2、只要我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的心情就放松了许多。
3、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我认为,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  国人大部分都喜欢乖孩子,如果孩子折腾破坏了东西,就会被套上不乖的帽子,有时候还会被体罚。老一辈的人很喜欢教导孩子,要乖一点乖一点。
2.  曾经一度陷入自责,指责他人的情绪中,当时家人跟我说,我的心态出了问题。当时迫切的需要属于个人的时间,恢复与朋友的联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满足了自己,心情好了,家人关系也处好了。
3.  表扬是门艺术啊。空洞的赞扬,有目的性的表扬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遇到一个中介,怎么赞扬最有效呢。你刚才的那个建议真专业啊,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房型可以这么布置,给我很大的启发。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 不轻易给孩子戴帽子(评论性语言)
2. 赞扬对方之前好好想想,怎么样表达感谢。

第二章读书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自己平时的沟通在不顺的时候,倾向于指责对方。
2.评判比倾听感受用的多。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好好倾听自己,需要什么。对方能满足吗。
2.对方需要什么,我怎样达到。

第三章读书三问2015.9.2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感谢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2,除非从我做起,我们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
3,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评判或评估。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感恩,人会平和,不会因为未满足的欲望变得愤怒。
2.谁痛苦谁改变,自己都不去迈开第一步,何来强求别人。
3. 评判更容易惹人反感,激化矛盾,站在对立面。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感恩长辈,感恩配偶,谢谢大家对生活做出的努力。周末带长辈孩子出去玩,电话跟老公说谢谢。
2.从自己做起,先不要太着急要求配偶,让自己更平和
3. 有情绪时,先冷静,准确地表达情绪,不要攻击对方。

第四章读书三问2015.9.9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告诉我你感到受伤,当我对你的请求说“不”,但说我“冷漠”并不会增加你以后的机会。
2.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雨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我以前习惯于用评论代替观察,比如你老是怎样怎样,而不是你这周这种情况出现了几次,我的感受如何。包括现在有时候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有时候会脱口而出评论。
2.每个人做事方式不一样,不认同可以,但是没必要给别人贴标签反对。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尽量说出观察,不轻易下决定。如果真的出口伤人了,回头好好写下观察,真实传递。

第五章读书三问2015.9.16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大多数的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2.我嫁给了一堵墙。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当问身边人觉得怎样的时候,很多时候我听到的是,还好,还行,有个别情感比较细腻的朋友回答会丰富一点。
2.我曾经说过,我面对的是木头。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同理心,当对方不能准确表达感受时,尽量理解,揣摩当时的感受。不要觉得对方是敷衍,心平气和。
2.不要下评判,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用语言表达,接纳包容。写日记会是一个好的练习方式,写育儿日记时,对于感受可以运用词汇表。 

 第六章读书三问2015.9.22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指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2.【与现实的联系】
1.晚上发现有一个快递派件了三天还没到,快递员说不记得了。有点急躁,其实自己是担心丢件,但是底层快递人员大多是只派件,不想去追踪解决问题,站点亦如此。虽然有点着急,但是没有发火。还好家里人比较有经验,帮我分析了快递员和站点的情况,让我微信与快递客服处理(自己处理要查站点电话,要查快递内部系统,可能会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2.妈妈也是牺牲自己为儿女考虑的人,即使我们已经成年工作,遇到问题时,她有时候还是会自责。也从来不说自己需要什么。
3.【行动和改变】
1.现在很少动气,也不清晰指责人,但是离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距离。以后语言好好组织语言,提炼自己的感受。
2.妈妈不表达自己的需要,我就多,聊聊。这次中秋除了寄月饼,还亲手做了饼干寄回家。亲手写了一封信,希望妈妈放宽心,我们会好好生活,希望她也为自己多考虑下 。

第七章读书三问2015.10.7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请求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
2.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
2.【与现实的联系】
1.在沟通过程中出现过自己努力表达对方却不理解而且无法回应的情况,现在看来,一方面没有深入了解自己需求,二在谈话的过程中更多是表达感受,所以对方不知所云,不知如何回应。
2.以前做的暴力沟通前提在于我想改变别人。
3.【行动和改变】
1.以后在谈话之前想清楚目的(至少一个),提要求之前可以大概列一下,尽量避免空谈(感受,花费时间,无实施可能性)

第八章读书三问2015.10.21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2.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2.【与现实的联系】
1.说的太多,听的太少。有安静倾听你说话的人是很幸福的。
2.当我面临对方的沉默时,很少静心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还是希望打破沉默,给予反馈。
3.【行动和改变】
1.更多的耐心用来倾听,不插嘴不评论。
2.接受沉默,体会对方当时的心情。

第九章读书三问2015.10.28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2.这样,我做到了同时包容上述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一方面,照顾好自己。
2.【与现实的联系】
1.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但是做的最多的是抱怨而非努力。
2.社会中多重角色的扮演有时候让人觉得无法平衡,会让人觉得懊恼。
3.【行动和改变】
1.不抱怨
2.陪伴好孩子,给自己时间看书,或者隔一段时间与朋友聚会。

第十章读书三问 2015.11.4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求,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2.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别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
2.【与现实的联系】
1.每天除了工作,家务还要照顾孩子,孩子这几天不舒服,自己觉都不够睡。需求是想好好休息,但却没时间睡个觉,就觉得是老公出差不能照顾家庭所造成的。本来好好沟通,最后却用狠话来惩罚对方了。
3.【行动和改变】
1.以后遇到类似情形,尽量避免情绪上来说狠话。
2.已经做到了停下来表达需求,只是因为现实情况需求得不到满足,给自己耐心,强大需要时间。

 第十一章读书三问 2015.11.11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
2.【与现实的联系】
1.孩子生病有情绪不想吃药,如果强硬逼迫,引起更大的反弹和抵触情绪。
3.【行动和改变】
1.以后遇到抵触和反弹,不要硬碰硬,先缓和情绪,再研究孩子内心的需求,慢慢引导。 

路过

雷人

握手
2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5-18 06:37 , Processed in 0.0537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