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返回首页

宋振宇的个人空间 https://www.xinlingchuangfu.org/?24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书笔记

热度 1已有 644 次阅读2016-11-9 23:46 | 读书笔记, 潜意识, 最大的, 改变自己, 如何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印象深刻的部分]
思维定式的力量,书中三幅少女/老妇的图,由于对图一和图三先入为主,不同的人对图二的不同结论都是确信不疑。
“品德”vs.“个人魅力”,个人魅力固然重要,持续的成功必须是具有好的品德修养。品德是内,个人魅力是外,由内而外的改变是自我改善的有效方法。
[与现实的联系]
简单的三幅图短暂的10秒钟就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现实中一个人受家庭学校环境的长年累月的影响,从婴儿到成年,从意识到潜意识。影响的差别如此之大,导致思维是人与人差别最大的地方。
书中强调的是品德,我觉得三观是根本,有正确的三观才能延伸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不过三观还是停留在意识这个层面,正三观也需要同错误的潜意识作斗争,因为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远远大于意识。
[收获与启发]
某大神说过“体,用,术”,体是根,用是干,术是枝叶。学习用与术的同时要深挖体。体也就是三观,用与术容易学,三观很难改,但是不是没有希望改。改变别人不可能,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可能,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
如何改,要放下成见,放下已有的是非观,直面真实的世界与自己的内心,打开思维,接纳一切,怀疑一切,观察并发现客观世界的逻辑。然后“吾日三省吾身”,持续反省自己,才能螺旋向上不断提升。
对潜意识如何改变。人作为生命体,能用意识感知到的自身的状态是很少的,我们每个细胞其实都有自身的记忆与习惯。就像优秀运动员的一个技艺高超的动作是怎么做出来的,并不是用大脑分析计算,而是用长期严格标准化的训练,让肌肉有很强的记忆与习惯而不自觉的完成的。
我感觉潜意识就像神经细胞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形成的深层记忆与习惯,人的意识是很难觉察,就像运动员很难觉察如何完成高难度动作。要改变这个深层记忆与习惯,也是有办法,就像运动员的训练,我觉得长期的的思维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有效果。潜意识的力量巨大,意志在它面前经常是不堪一击,怎么办,“师友夹持”!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印象深刻的部分]
人成长分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人都是从依赖期开始,生理上,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依赖。独立期有独立思想,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互赖期是在实现独立人格之后互赖,达到团体更高的效能,1+1>2。
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产出是结果,产能是产出的主体,忽视产能,产出不能持久;忽视产出,产能也会造成浪费。
[与现实的联系]
生活中有很多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的孩子,也称之为巨婴,就是还没有实现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转变。可以表现为自己的事情让别人负责,或者自己要为别人的事情负责。从独立期到互赖期的转变往往不被重视,而且互赖不是依赖,人与人的关系应该两个独立的人之间的互赖。应该审视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等是互赖关系还是依赖关系。
[收获与启发]
互赖一定是在独立的人之间发生的关系,互赖才是人际关系合理的持久的模式。在找男女朋友,结婚对象,结交朋友时候,需要注意对方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人,才能发展成互赖的关系。孩子的教育也是要帮助孩子从依赖期很好的过度到独立期,然后是互赖期。有好多家长的做法其实是强化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赖,原因是家长本身也在依赖期。帮助孩子首先要让自己进入独立期和互赖期。

在生活中,由于缺少在工作中来自老板或业务上的压力,自己往往忽视对自身产能和产出的重视。产出就是自己为实现目标做出的行动与结果;产能就是对自身的修炼,包括身体上思想上和精神上。
能想到的一个方法是先确定目标,以目标驱动,切实的去实践,并为实现目标做好产能储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实现螺旋向上不断提升。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积极主动是人特有的,面对外界的刺激可以自由选择应对方式。积极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样的决定或结果,消极被动和积极主动的角度所达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积极还是消极的人从说出来的语言上就能判断出来。反过来,不同的语言也能强化积极还是消极的思维。
[与现实的联系]
被动消极的人在思维和语言上更多的是把责任推给别人、环境等,而自己不得不做出某种决定。积极主动的人在思维和语言上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是否可以针对外界的状况做出更好的决定。具有积极主动思维的人一般就不会怨天尤人,不会有受害者心态,也不会有怒不可遏。因为自己有应对外界刺激的自由而选择怎么做的自由。这不是对负面心态的压制,逃避或忽视,而是思维角度的转变,思维层次的提升。
[收获与启发,行动与改变]
对于能直接控制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对于能间接控制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合作沟通去影响;对于无法控制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尽快坦然的接纳,面对并且放下。这里一个很关键的点是要能够辨别出哪些问题能直接控制,哪些能间接控制,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哪些问题是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是不需解决。我觉得对于一个问题,如果是应该去解决的,就不要轻易说不能控制,不能轻易就坦然接受,而是要再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够控制,能够改变,而且要做出尝试努力改变。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对,不努力就浪费。积极主动的不断扩大影响圈,也会伴随着能控制的问题的范围也会扩大。
生活中,要警觉自己的一些消极被动的思维,当发现自己被迫做一件事,或出现消极的情绪如沮丧、愤怒、恐惧的时候,问一下自己,我能否可以用积极主动的思维重新审视一下,是否可以有另一个选择。
[其他]
有关人的自我意识。书中只提到人是有自我意识,独立意志,创造力,良知。这是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但是没有说明自我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当然这也不是本书讨论的内容。本书多次强调自身真正的提升需要由内向外的改变而不是有外向内,我觉得这种观点和积极主动一样都是基于人是有自我意识为前提的。
但是自我意识是怎么产生的,精神是怎么产生的,所谓灵魂又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交给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去解决。但是我觉得,外界的刺激是使人类进化出自我意识的主要原因。就像低等生物面对外界刺激做出的直接反应一样,高等生物的反应会更复杂更智能,人类的反应就更具有自我意识。虽说人是可以由内而外的发生改变,我觉得这种改变也是基于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意识后再由意识由内而外的起作用。所以我觉得有外向内的作用一样重要而且可能是由内而外改变的前提。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这一章开始部分讲述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自己的葬礼,从而让读者体会生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终为始,是以“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为基础的,第一次创造是在头脑里明确目标,写好人生剧本,以生命的最终目的,生命的终点为起点,做好第一次创造。第二次创造就是实际执行的创造,就是按照第一次创造的剧本实现真实的人生。
领导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是先于管理,“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管理是正确的做事”。不管个人还是一个组织首先要做好自我领导或领导。
以终为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个人使命宣言。而首先要搞清楚个人的生活中心是什么,要以基础的原则为中心而不是其他,比如,配偶,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朋友,敌人,宗教,自我。
书中运用实际案例剖析以终为始,生活中心,个人使命宣言撰写,使我印象深刻,很有参考意义。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窘境或顺境,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遇到纠结的时候,遇到人生高峰或低谷,有时间会得意忘形,有时候会悲观失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起起伏伏?究其根源,我觉得就是没有把生活中心搞清楚,更没有个人使命宣言。上面提到的各种生活中心,如果缺少一个核心,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生活中就会经常陷入困境。那么生活中心的核心应是什么,文中说是原则,我的理解是客观规律以及基于客观规律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三观。
以终为始可以用到现实中各个领域。以始终以目标为驱动,才能是过程更有效能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收获与启发,行动与改变]
上面说到原则应该是生活中心,我理解为三观应该是生活中心。如何形成并实践正确的三观?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形成和实践并重。我觉得只能通过实践-学习-反省-实践这种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刷新三观,不断实践三观。我的这种由外到内再到外想法可能和本书的思路有些差别,本书中强调的是由内而外的改变,我前面提到,我认为人是由外到内然后再到外的改变。
另外以终为始可以有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也可以针对具体一件事一个想法制定目标。这些目标都是不断更新改进和实践的。文中提到要想好人生剧本再去实践,我觉得不尽然,很多时候可以尝试小步快跑,不怕试错,快速迭代,不断改进的方式。另外要关注影响圈,行动起来,避免关注圈的干扰,避免陷入过多的理性的思考而缺乏行动。以终为始,目标还是用行动来实现人生梦想。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有一种方法叫做“敏捷”,我正在将“敏捷”的价值观与原则进行改造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中。开始撰写个人使命宣言,结合阅读《7个习惯》,以及培训,还有年会的活动。开始撰写个人的家庭的使命宣言,并不断改进。

【第五章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要事第一是以终为始为前提,用独立意志坚持既定的价值观,可以为不愿为之事。要事第一是着眼于事物的第二次创造。
第四代时间管理打破了时间管理的概念,关注的是个人管理,平衡产能与产出。
过于关注时间管理象限中的第一类事物即重要又紧急,会使这一象限的范围扩大,会让人疲于奔命,而且可能会借助第四象限的食物逃避现实。有时候会把第三象限的事误当作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的事虽然重要但是不紧急,人往往避重就轻,推迟做这类事。
勇于说“不”,将自己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按照不同的角色制定周计划并执行。
指令型授权vs.责任型授权。
[与现实的联系]
紧急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值得关注,一方面自己在遇到的紧急的事情需要审查,是不是真的重要或紧急,很多时候事情不是像看上去那么紧急更没那么重要。工作中别人或别的团队提交过来“紧急”事情很多时候也不是真的紧急或重要。所以时刻觉察将自己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是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径。这就不得不遇到是否善于说“不”的问题,工作中要善于说不,生活中要善于说不,有时候对自己也要善于说不。
[收获与启发,行动与改变]
对于过于关注第一象限的人,第一象限会扩大,让他疲于奔命。这一点很受启发,有的人整天处理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暂且认为那些事情真的是紧急又重要,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几种可能,一是没有做好第二象限的事情,没有防患于未然,都是在事态发展到不得不马上处理的情况下才紧急处理;还有可能是不善于授权,着眼于责任型授权,让被授权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期望的结果,这里涉及到被授权人的选择与培养。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忙于第一象限的事情,就需要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而且疲于第一象限的人往往会做第四象限的事情来逃避现实,因为人不是机器,总有疲惫的时候,过分关注产出而忽视产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定好角色,制定周目标,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关注要事第一,更好的关注第二象限,平衡产能与产出,达到高效能。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印象深刻的部分]
感情账户是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些行为会向账户里存钱,一些行为会从账户里取钱,当账户透支的时候想再维持相互的良好关系十分困难。
往账户里存钱的行为包括,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

[与现实的联系]
私人关系更需要智慧,现实中很难处理的关系总是私人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亲子关系等。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看在事业社会地位的成功,很重要的是在家庭等的私人关系上的修为是否成功。
[收获与启发]
在私人关系上为什么更需要智慧?因为在私人关系上很多问题是不能逃避必须面对的,和同事关系不好,我可以不理他,和老板关系不好,我可换工作。但是和家里人关系不好就不能一走了之。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处理表面的事情,还要处理深层次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处理。另一方面,面对亲近的人会卸下面具,在外面人们往往带上与其社会身份相符的面具,但是比如在家里,本性会更容易表露出来。家人之间更深层次的冲撞往往会产生更严重的问题需要更大的智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是自身问题的延伸,就像书中说的一个独立的人才能和他人形成良性的互赖关系。所以,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首先要解决的.
【第七章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人际交往的模式有六种: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只有双赢这种模式可持续长久的模式。长久来看,不是双赢其实就是两败俱伤,或者是好聚好散。努力达到双赢的局面,如果不能,好聚好散也是一个选择。
双赢的五个要领: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协议,双赢体系,双赢过程。双赢品德中有成熟度的两个维度: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只有这两个维度的成熟度都高的情况下才能更容易达到双赢。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赢/输“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相互之间的感情账户存款很少,更容易形成竞争而非合作。与”赢/输“模式的人合作的时候要善解人意更要敢作敢为,这样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尊重与信任,让他认识到我是希望达到双赢。
现实中有些人会把”输/赢“误认为是双赢,这个需要警惕,烂好人不是一个双赢的行为模式。
现实中,双赢的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有双赢思维,并可以在方方面面时间双赢的思维。如果努力想建立双赢的关系,但是协议却不是双赢的,就不可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收获与启发]
双赢的五个要素其实是体现了双赢的系统工程。双赢品德是基础,也是个人独立的一个标志,在独立的人之间建立双赢关系,通过双赢协议格式化,固化,各个方面的双赢关系双赢协议构成双赢体系,然后通过双赢过程实现最终的双赢。所以双赢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系统中处处体现了双赢思维。
文中指双赢品德的里面,介绍了三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知足“,认为富足的心态相信世界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人人可以分享。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觉得,世界或宇宙的资源是足够的,但是人类现阶段可以使用的有价值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可以做到这一定范围内的人做到人人可以分享。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最高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并维持高效能的生活圈子,相互学习监督,共同提高,实践双赢多赢。
【第八章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这部分开始那个例子,医生不诊断就坚持把自己的眼镜给患者使用,看似荒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沟通中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有: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其实这些本质上都是没有真正听到对方的谈话,而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中先要知彼,敞开内心真诚的接受并了解对方,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真实需求、意图。另一方面要解己,知彼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解己就是知道自己的原则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够了解对方,又能够了解表达自己,沟通才能触及实质,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有一些人看似善于沟通,比如和TA交谈的时候会有很好回应,比如频频点头,面带微笑,及时回应等。但是这只是表面功夫,即使有这些沟通技巧,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知彼,很可能就是指犯那四个错误: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我们能够很容易看出那个医生的例子的荒谬,却不一定能很容易觉察出自己在很多时候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在对生活阅历尚浅的人,比如自己的孩子。
[收获与启发]
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知彼和解己。如何做到知彼,我觉得需要自己反省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尊重,谦虚和爱。尊重其实是体现了一种界限,别人与自己的界限,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尊重别人的伟大,卑微,博学,单纯......。尊重是站在界限自己的这边看界限那边的别人,而不是跨越界限到另一边介入别人的领域。谦虚其实是体现了一种客观,真正谦虚的人是可以客观的了解自己和别人,不管面对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或者没有自己渊博的人,都会谦虚,因为我知道自己和对方都有一些方面另外一方是不了解的。爱其实是体现了一种无我,爱一个人或事物,是要以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比如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是爱的主体,他的感受决定了爱的真实性,而我付出并不是主要的评判依据。
亲密关系中,尊重,谦虚和爱都会用到,而普通关系中会用到尊重和谦虚。有了尊重和谦虚,我们可以敞开内心接纳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做好知彼。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接纳对方的同时,不能改变自己的原则,所以知彼解己的前提是自己是一个有原则的独立的人,可以了解对方但是不会盲目被对方改变。
解己,就是了解自己并且可以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其实知彼和解己都是体现的对人的认识,了解自己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尊重,谦虚和爱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自己也需要不断发现和改进对自己的认识。
【第九章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沟通的层次:1. 相互提防(低信任,低合作,赢/输或输/赢),2. 相互尊重(妥协),3. 统合综效(双赢)。寻找第三条道路,在双方争执与非此即彼的问题时候,可以运用积极主动,知彼解己,双赢思维来寻找第三条道路,达到统合综效的结果。相同不是统一,一致也不等于团结,统一和团结意味着互补,相同就缺乏创造性。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尊重差异。沟通中减少阻力与增加动力同样重要。对抗式的谈判往往不能达到合作双赢的结果,律师的思路未必就是最合适的方式。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由于很多人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要实现统合综效还是有难度。首先自己先得养成前三个习惯成为独立的人,再运用习惯四五六与对方实现双赢的效果。很多时候与关系良好的人之间更容易实现,但是与关系不好或者谈判对手,如何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如果对方是成熟独立的人,问题会好办些。如果对方不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人,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对方向独立成熟的人进步,直到可以运用后三个习惯达到统合综效的目的。
[收获与启发]
这六个习惯中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级的一种,是前五个习惯的整体表现。我觉得这六个习惯的关系是这样的:积极主动是所有习惯的基础,也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为基础的。积极主动就是要有选择的应对外部世界,在个人领域是这样,在公共领域,积极主动的延伸就是可以做到知彼解己,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应对对方的想法,也是有选择的反省了解并调整自己的想法。知彼解己的方式是为了达到双赢,双赢是可能达到公共领域成功的唯一途径。个人的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延伸到公共领域,就是团体的以终为始,团体的要事第一。在积极主动,知彼解己,双赢思维的保障下,做好团体的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就会达到最终的统合综效。
【第十章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印象深刻的部分]
自我提升的四个层面:身体(营养,锻炼,休息,压力调节);智力(阅读,想象,规划,写作);社会/情感(服务,移情,统合综效,安全感);精神(实现价值,忠诚,学习,冥想)。
“优等生”和“差生”被误登记反了后,成绩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改变自己。
各个层面的更新需要平衡。身体健全有助于心智发展,精神提升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完满。四个层面的平衡也是七个习惯的统合综效。
自我完善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包括不断的学习,坚持,实践。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自我提升四个层面的平衡问题,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出去运动一下,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灵感。情感上或社会关系中遇到的难题,往往可以通过精神上的领悟,冥想,体会中找到答案。四个层面的平衡发展才能更好的达到提升的效果。
[收获与启发]
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的,人也是一样。基础的粒子就不说了,人的细胞,基因,器官,身体,智力,情绪,精神,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团体之间,社会,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
身体一方面是智力,情绪,精神运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身体细胞,基因也是有记忆和习惯,这些记忆和习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智力,情绪和精神。
反过来,人的情绪和精神也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因为所有这些都是人自身这个系统的产物,不可能是孤立存在。
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也是有影响的,周遭的时空中,我们意识能感受到的世界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这很少的部分也是不断改变我们内在的自己,比如一句话,一件事,一则新闻,一本书。或是长年累月的生活模式,与亲人朋友的相互影响。所有种种,都是形成现在我的身体,智力,情绪,精神。就像书中说的差生在大家都认为是优等生的时候,就会变得优秀。这就是环境的影响。
而那些我们意识无法感知的东西,也会默默的影响着我们,比如气场?脑电波?氛围?能量?暗物质?
变量太多,让人无所适从。七个习惯很好的总结了个人如何通过自身修炼达到自身的和谐以及与环境的和谐。最终达到总体的和谐,统合综效。
不断的自我提升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过我觉得,这个过程不是连续的,需要有跳变,或者称为质变。我觉得质变并不是简单的量变的累加,而是需要模式的突破,量变只不过是为这种突破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准备后质变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需要以终为始,打破平衡,跨出舒适区,突破极限。
【第十一章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印象深刻的部分]
有一年的时间作者与他的妻子每天坚持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话题包括有趣的人,理念,事件,子女,等等,到讨论内心世界的探险。这个过程有甜蜜与轻松,也有痛苦,尴尬。他们有两条心照不宣的原则:“不要刨根问底”,遇到尖锐的问题及时打住。
有效的沟通技巧来消除分歧,但是只是权宜之计。只有从最根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下手,才能根除长期潜在的问题。代际传承必须精心制定规则并以身作则,把基于正确原则的精神遗产传给后世子孙。几代同堂的和睦家庭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能蕴含着最有成效,回报最高最令人满意的相互依赖关系。”我们赠与子孙的永存的遗产只有两种——根和翅膀“
[与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是否能实现与爱人进行深入的交流是有一定的挑战,需要两个人共同提升,先成为独立的人,再实现互赖。不过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为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只有解决好这个关系,其他关系如与父辈,亲子,同辈关系才会更好的解决。
[收获与启发,行动与改变]
要努力实现与妻子的定期的深入交流,努力实现共同提升,实现各自的独立以及相互的互赖。在亲子关系上,首先要自己精心准备个人使命宣言,制定规则,计划,并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其实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拼爹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努力,继承优秀的父辈祖辈的精神遗产,并修正不好的部分,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起点更好的可以依赖的路径,和更好的”根和翅膀“。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5-7 19:06 , Processed in 0.0454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