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2|回复: 0

袁岳:公众环保行为无突破,吃荤菜和吃素菜排碳量的区别是20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0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2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新浪环保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新浪环保邀请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为网友第一时间解读此次调查报告。
  
  主持人于文: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嘉宾聊天,我是主持人于文。环保已经成为最近几年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中国老百姓目前环保的现状还有他们参与的程度如何,今天特别为大家邀请到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跟大家一起聊聊2010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欢迎您袁总。
  
  袁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于文:您后面的背景特别清楚,写的是零点集团跟新浪环保一起联合发布2010年零点中国公众环保指数。首先第一个问题,咱们关注环保指数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袁岳:差不多有四年,我们2006年开始第一次做,每年都会做,看中国普通的公众在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方面有什么样的变化,包括环境议题。比如06年以前,普通的公众对于气候变化这个概念基本不知道的,第一次调查的时候,差不多有百份之十几的老百姓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其他人认为这是外国问题。现在大家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程度比较高,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通过这样的监测,就会知道在平时大家关心的各种生活问题中,除了工作、住房等等这些问题之外,我们对环境问题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包括大家自己愿意有些什么样的行为改变,来履行自己的环保道义、责任,应该说每一年都会有发现。
  
  主持人于文:中国老百姓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加强了。您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做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调查?
  
  袁岳:一个问题,中国社会很多问题,往往有些重要的问题会变成政府化,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大家认为这不是我们的事,政府的事。
  
  主持人于文: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袁岳:或者有些问题本来挺重要,认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是外国的事,刚才我说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像我们在12年前开始做艾滋病研究的时候,老百姓认为艾滋病是外国的病,中国没有。因为你了解的信息有限,公众行为没有相应的调整。所以这是从我们在认知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不只是一些精英,一些政策制定者关心这个问题,同时看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他已经接触了哪些,他想接触哪些。包括一些新的环保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刺激,哪些行为会变成习惯的稳定的行为,哪些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个对于未来的相的政策性工作,包括对环保公益组织,他们要开展相关的工作,也是一个指导,同时他们对这个状况有一个了解。
  
  主持人于文:今天毕竟有环保指数的发布了,首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010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大概情况。
  
  袁岳:今年公众指数的总水平是69.5分,我们这个指数是百分制的指数,去年是69.1分,从几年的总水平来说,它的水平一直在69分点1、2、3、4、5这个水平变化。从公众生活的层面来说,大家的环保关注度和环保行为改变的程度实际上是不够的,或者变化显著性不是很强。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拆开来看,会发现有些东西是有变化的,比如说思想认识一直有所提高,但是行为基本没有改变。举个例子,像塑料袋行为是特别明显的,拒绝用塑料袋的现象。差不多有七成的老百姓认为应该不用塑料袋或者减少用塑料袋,真正有两成的公民这样做,他们意识到这件事,至于做这件事,还该干嘛干嘛。另外为环保投入,我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有的时候有成本的,我不用塑料袋,用其他的袋。
  
  主持人于文:可以用布包或者其他的来替代。
  
  袁岳:比如废旧电池,不扔到垃圾桶,要找到该扔的地方,找到这个地方成本是蛮高的。大家会觉得因为我找不到这样的地方,不能怪我。公众的意识在凝聚一个行动,比如说普通公众中间的一些人,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起来,专门对废旧电池有一个公益组织,专门关心这个问题,包括给有关的政府部门专门施加压力,最终形成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这些方面都是不够的。如果有所上升主要是意识行为,在其他的行为方面,变化表现不是很大。
  
  这里有两个因素在中间起作用,一个因素,比如这段时间,如果看媒体的话,低碳、节能的口号是越来越响了,但是这里有一个缺陷,很多人认为这个事主要是政府在抓,他抓是抓低碳的事,节能的事,主要是工厂、企业。
  
  主持人于文:大的排放量。
  
  袁岳:跟我没啥特大的关系。第二,我们今天的环保,包括节能减排,更多的变成要么是行政性的行动,要么是老百姓认为,我要注意及时关灯,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把空调关了,认为这个还有点关系。但是没有足够多的行为,足够多的资源支持更多老百姓用组织化的行为,比如创立小小的公益组织或者说能够找到公益基金,给大家一些帮助。比如现在的确有些环保基金,没有专门做年度的公益招标,你们能够有更多的方法让老百姓了解、改变行为,可以从这申请钱,在环保开放资源方面不够的。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创造性的环保行为,也不是个人想出来的,有很多专业的组织专门想这个事,或者有一些积极分子跟专业组织在一起,有很多主意出来、推广,在年轻的积极分子先动员,再推广到公众中。由于公益组织得到的资源不够或者环保公益组织的活跃度依然不够,我们现在能想出的环保行为总是很有限。
  
  其实我们关联的东西非常多,举个例子,像减碳排,我们出去坐的每种交通工具,排碳量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坐飞机和坐动车的区别,动车大概只有飞机八分之一的排碳量,有时候短距离的旅行,坐动车对环境更好。这里有两件事,第一件事知道自己的碳足迹,我过去的生活方式中,每个行为中排的碳如何。一天吃荤菜和吃素菜排碳量的区别是20倍。比如牛吃草,草从生长,一直到最后被吃进去,牛吃草有反刍,反刍类的动物,排碳量从放气到放屁,它的排碳量都是非常大的,吃一个荤菜和吃素菜中间差别非常大。国外有一个运动是素食运动,要了解生活中每个具体行为它的碳足迹是多少。如果计算一下碳足迹,同时知道另外一个,如果改成这样的话,会有多大的贡献,你的碳敏感度就大大提高了。你每做一件事,像现在特别典型的,到每个地方参加活动的时候,每次给我一瓶水,中间不断给你水,没喝掉就是浪费,第一对水是浪费,第二是塑料污染很浪费。工业生产过程,增加工业生产量,那个既是耗能,也排碳的过程。你的每个行为,计算一下普通的人接触多少水,会计算出来大概对水的浪费量、消耗量以及相关工种的碳足迹,有这个意识之后,敏感度大大提高。
  
  人是这样的,除了有一般意识,有了敏感性之后,然后会改变行为。比如有个人本来懒洋洋的,人家跟他说,你找到对象之后,要注意不能这样了,他有了这个意识。但是他真的有一天喜欢上一个人,他开始有敏感度,人家真的不喜欢我这样,他特别注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他的行为会改变,有这样的过程。今天人们对环保处于一般意识,没有进入到环保敏感,尤其跟自己关联的环保敏感。这就意味着环保目前由一般性的,所谓重视环保、绿色生活、绿色市场,还要转化到跟每个人相关的具体行为,在环保意义上,怎么这个行为就是绿色,这就是关于我们自己的环境知识,如果这个提高了,敏感度就有很大提高,对行为的改变贡献就大很多。
  
  主持人于文:大概的意识已经有了,真正刺激内心小小的那点,就是您说的要形成行动的这一点还没有达到。
  
  袁岳:这之间缺了一个链接,跟我关系的部分。假定说算出来我的排碳量是多少,下面再问一个问题,这个碳怎么消除它?然后就产生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哪些树能够消除,为什么这个树,开始对植物感兴趣;另外我得种多少树。现在算一下,过去的一个月如果排的碳需要用六棵大树,一年差不多种80棵树。你种80棵树,意味着可以实现碳平衡。如果有这个意识,上哪儿种树,开始关心这个问题。北京有“碳汇林”,就是你算出来碳足迹以后,有意识通过种树,消除自己的碳足迹。能够跟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叫碳平衡者;我应该种80棵树种了8棵树,叫减碳者,没有减到位;如果种120棵树,叫碳奉献者,除了消除自己的足迹,还帮其他人消除足迹,做了更多的好事。这样就很明白我这个人在环境公益中,我是碳减少者,还是碳平衡者,还是碳奉献者,这样很具体化,能定义我的角色。甚至我一步步做碳减少者,第一步减10%,第二步减20%,第三步减30%,这样有计划成为环保积极分子。
  
  主持人于文:您在自己的生活中计算自己每天排了多少碳?
  
  袁岳:我尽量在大的行为,刚才我说的飞机,我是尽量把在飞行距离如果是一个小时左右的飞机,变成动车。这个实际上一年以前有一个专家跟我讲了这个概念之后,我在那个之后基本上把80%的旅行全改成了动车。这个就是知识,当你获得这个知识,有了敏感度,就开始改变行为。
  
  北京已经有了,我们在推动其他地方做碳汇林。排了多少碳,叫碳税,如果志愿种树,志愿付种树的钱,叫碳汇林。过去种树绿化,是为了把地方搞绿,今年不是搞绿,还可以吸碳,还有水土涵养,还有更多的价值。会发现过去种一棵树已经不错了,你发现应该种80棵树,还欠79棵树没种,心里有道义责任,你在去做的时候压力和动力强很多。
  
  主持人于文:跟大家讲了这么多有关碳排放的知识,看得出来现在全球的气候越来越暖了,这次中国公众环保指数的调查当中是不是也特别关注关于碳排放的数据?
  
  袁岳:碳排放的说法或者叫低碳生活的说法,不只是碳排放的问题,我们整个节能环保行为的,特别是节能行为中,如果低消耗或者是提高效率,比如像物流,我们现代物流效率就很低,东西不断地装载运载,很少有标准化的运载。一个东西用很多种运载,运到最后还可能运坏,这个过程就很高碳。同样的,像我到北京参加会议,就发现中国人开会场面都搞得特别大,要放烟花,弄很多射灯照着,我们开一个会跟欧美开的会,排碳量是20倍,场面方式会使得排碳量非常高,耗能量和排碳量都非常高。在我们行为中高碳行为是比比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等我们开完会开始吃饭,第一个是会议餐浪费的程度非常高,吃的时候,像我们现在胡吃海喝,各种各样的东西非常地多。在吃饭的时候,你又是在高碳的餐饮。这是在每个地方都会存在的。现在如果大家所有的行为做一个排列,就会发现出来所谓“双高双低”和“一高一低”现象。所谓双高,就是人们在一些自己的高碳行为或者非环保行为中,它的敏感度比较高,同时它的行为也比较高,最典型的就是节电和节水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有的领域中间是双低现象,比如说办公用品的使用,随手,起个草稿都是用白纸……
  
  主持人于文:不会,我们新浪员工都提倡纸双面用。
  
  袁岳:你们是属于19%的公司员工,还有将近80%的员工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意识。因为造纸的污染程度比较高,从开始的小苗长起来变成树,造成纸,我们一般纸还是用了比较好的质量,最后到扔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做法导致了你是污染还是比较环境友好。像刚才我说的办公室的利用中间,包括复印,有些人什么东西都去复印,减少复印,减少利用办公中间的耗材,这个行为,人们的意识都比较弱。这属于双低的行为,不太意识到,同时不怎么做。还有行为,意识到,基本行为不做,比如垃圾分类,意识到,但是他不怎么做,原因很多,有很多是垃圾分类体系做得不好,还有一些是怕麻烦。像台北居民在家里就分类,开始的时候不太习惯。我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就几个袋,出去的时候把几个袋扔在一个大袋里,再把每个袋扔到不同的桶里。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如果是知识分子,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天天这样拎。我们说任何行为重复21次,基本上就能习惯。
  
  主持人于文:就像我们一开始拒绝塑料袋一样。
  
  袁岳:这些叫有意识,但是行为比较低。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意识行为低的行为,占大部分。站在这个角度来说,今天对我们环保工作或者环保运动的核心来说,就是建立环保的行为改变机制,这非常重要,建立机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发挥公众和公益组织的作用。真正的环保行为,我们生活里每个行为都可以环保化的,这种事情如果一个政府部门跟你讲这个事,有点不是很好,好像我也没有犯法,你跟我说什么东西。这种东西适合个人、积极分子、媒体,用社会的力量带动做这样的工作。如果在未来五到十年中间,中国产生一大批环保组织,也有一大批环保的创意,也更加有公众自己发起的环保运动,推动大家在行为改革方面做更多的贡献。
  
  主持人于文:像公众或者说像刚才说的公益组织,他们该如何发挥在环保过程当中自己的定位,怎么样协调各自的不同的关系,促进环保更好的发展?
  
  袁岳:最近我们和科学松鼠会在一起做一些关于植物环保、植物科普的活动。植物在我们的生活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吃的粮食都是植物,身上穿的很多纺织品都是来自于植物,植物还提炼很多东西。某种程度上,植物科学是我们很多科学的母科学。我们今天很多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要很多人喜欢植物、关心植物,投入到植物的研究里。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小孩包括成人对植物的知识是越来越少,普通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只认识七种、八种植物,这七八种植物中,大部分是我们吃的菜。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的花花草草比过去多了,大部分人不知道它正式的名字是什么。我们周围有了更多的花草,但是我们对花草无知,我们有的时候向往山林,我们爬山,周边全部是植物,近在咫尺,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听说某某路上压死一个人,其实不是很悲痛的,为什么呢?
  
  主持人于文:他跟我关系不大。
  
  袁岳:如果压死一个人是我们同事呢?你的感觉是不一样,昨天是活生生,今天就被压死。所以认识会改变情感,认识会改变行为。植物也一样,一个植物如果我们都不认识他,我们怎么会愿意对它投入。今天我们讲的环保里,绿色这个词就是从植物里借来的,我们应该更多去植树,应该关心自然界的东西,但是你都不认识,也不清楚青蛙,也不认识青草,反正是青的都不认识,这个时候绿色成为一个标签,你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来推动做环保的运动,就是热爱和认识周边的植物,我们将和科学松鼠会来做,让普通人,甚至路边照一个照片,在谷歌里能查出来它的学名叫什么,英文名字叫什么,中文名字叫什么,生长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功用。狗尾巴草,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狗尾巴草,每个地方的土名不一样,老百姓对狗尾巴草的看法不一样。中国说到狗尾巴草是比较贱的草,我去到南美的地方,印第安人把狗尾巴草编成很多东西,当成工艺品的原材料来使用。
  
  比如一家人,过去大家都不认识植物,你们家变成认识植物最多的家庭,这是第一步的绿色。现在大家只关心炒股,上哪个学校,要不要留学,我们实际上不关心自然。我们的环境实际上是既有动物,又有植物,植物分很多类别,每个类别让你研究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且有很多不需要深入研究你就对它有很多认识。因为认识,产生感情,你们家庭中有新的共同话题。我们希望第一步是在大中学生家庭中间,推动这样的活动,最后会把他们写的自己跟植物的故事编成一本书,那些作者会被一起邀请参加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他们会被邀请去园艺博览会,全部是植物、花草、园艺。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政府性的行为,我们把公益组织的活动跟个人的活动结合起来。有些人觉得热闹,这些人通过认识植物会很有面子。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运动,大家都认识身边的植物。70%的小孩子第一次认识青蛙是吃青蛙,不像以前小孩子有机会摸到真实的青蛙和看到真的,包括看到青蛙吃虫子。如果一个人认识青蛙从餐盘开始,对青蛙的认识不一样。甚至很多时候,走到街道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垃圾桶由熊猫做的,或者垃圾桶由青蛙做的。
  
  主持人于文:我们摸不到真实的。
  
  袁岳:国宝就当垃圾桶一样,青蛙是有益的东西,当成扔垃圾的对象,在人们的情感联系中,这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你仔细观察很多行为,都跟环保的要求,跟美好的环保理念是存在冲突的。
  
  主持人于文:所以说虽然现在一直都在宣传,或者说大家都在说我们要环保,我们该怎么样环保,但是没有真正的……
  
  袁岳:如果公益组织做一个活动,让所有的垃圾桶不要用对环境不友好的形象来做,就有意义。
  
  主持人于文:因为可以改变大家的意识。
  
  袁岳:包括为什么不让用青蛙做垃圾桶,你可以讲出道理来,大家就有触动,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青蛙。不仅不能这样,也不能这样对待癞蛤蟆,蛤蟆吃的害虫比青蛙多了。这样才能让人们有机会对一些事物关注,开始认识。
  
  主持人于文: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公益组织出现。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特别想问问您,零点是否会长期来关注环保调查意向,以后侧重点会不会有变化?
  
  袁岳:我们做三个工作,一个工作在环保指数和系列环保研究中间会持续关注,我们持续关注环保的议题有十多年,第一个项目在中国的农药滥用对于野生鱼和本地鸟类的危害,这个是在15年以前开始做的研究。我们会持续做相关的研究,让大家更多用老百姓的眼睛和老百姓的感受了解环境的状况。第二通过实验性的方法来推动一些环保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行动性的环保。刚才我讲的碳汇林工作,大家都可以考虑,让每个人算碳足迹,通过植树来平衡自己的碳足迹。第一个推荐在江苏的盐城,在海边有大规模的滩涂,种树比较方便,目前可以推出规模非常大的碳汇林的林场。上海一批企业员工的环保种树,10月份16、17号在那边启动。希望各个地方,因为有了种树的机会,让人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种树,我跟种树什么关系,我应该种多少树,我应该种什么样的树。在种树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的树吸碳的能力不一样,越大的树吸碳的效果越好,让我们知道为什么维护树,关心树的存在,这样开始热爱植物,了解植物,这是一个链条。
  
  我们也参加西安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特别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设计各种各样的人和环保之间的关系。这几天展销了一个活动,针对12岁孩子,通过画画表现他跟植物之间的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刚才说的大学生领域,让他们认识生活中的植物,推动青年关注植物。将来再来推动普通老百姓更多的认识植物,更多认识植物和自己的关系,更多的知道,甚至鼓励孩子去学习、研究植物。中国真的有一大批青少年对植物感兴趣,我们将有很棒的植物学家,有很棒的昆虫学家。中国的粮食问题,一系列问题,才在未来有更好更多的科学方法加以解决。
  
  第三,在新浪,大家都非常注意纸的循环利用,包括最近有了环保的频道。刚才说的碳汇林,首先是公司要成为碳汇林,每个人都要计算出自己的碳足迹,全公司所有的员工要种多少树,算出来以后,第一步做减碳公司,第二做碳平衡公司,第三碳奉献公司。十二五规划,五年中间成为碳奉献的公司,总共算出来要种多少棵树,比如种八千棵树,这样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很具体的落实方法。不是干了一件事说说,是具体的目标,具体的实现方式。
  
  主持人于文:说到这里,其实环保真的不是个人的事情,而且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个人。而且环保也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它实践在日常生活当中。
  
  袁岳:对我们今天的这代人来说,今天进行的环保探索和环保思索,要养出绿色下一代,从小有意识,就知道应该这样做,对自然的小动物,对这些植物,有认知,有情感。到后面再改造的成本就会低了,觉得本来就应该这么做。
  
  主持人于文:感谢袁总今天来到直播间,希望大家继续关注零点调查,还有新浪环保频道,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新浪嘉宾聊天的其他节目,感谢易茗造型,下期节目再见!

转自:中华素食网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vegan.com/2010/[email protecte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5-7 16:33 , Processed in 0.0745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